共同战疫书写奇迹
——西安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团总支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征文活动
2020年春节,一场疫情席卷神州大地,情况十分危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团结一致,万众一心,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疫”的号角已经吹响!
为弘扬和宣传医务工作者的感人事迹,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西安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团总支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了“共同战疫书写奇迹”主题征文活动。活动一经推出,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参加,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书写了对抗击疫情一线平凡英雄们的敬意之情和对中国,对武汉的祝福之情。本次活动共征集稿件40余篇,经过评选,最终遴选出一、二、三名及优秀奖等10篇优秀文章,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麻醉1905班 许 楠
二等奖 麻醉1803班 张毅雯 麻醉1905班刘 涵
三等奖 麻醉1905班 王煜泽 麻醉1702班雷悦倩
麻醉1701班 李鹏飞
优秀奖 麻醉1803班 周汝楠 麻醉1804班 田 洁
麻醉1906班 刘嘉仪 麻醉1906班郭延坤
此次征文活动,使同学们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一线医务工作者们面对生死时的大无畏精神,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学院校学生将来要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使命。愿天佑中华!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优秀稿件(一)
疫情中的逆行者
麻醉1905班 许 楠
自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第一则通报起,新型冠状病毒就以燎原之势蔓延,神州大地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国各地纷纷迅速开始应对,制定政策,各类防疫知识经由网络源源不断的传播到每家每户,但仍然阻挡不了疫情的传播,将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集聚在了武汉。而在大部分人选择逃离的时候,有那么一群人,不畏艰险,他们挺身而出,奔赴武汉,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在我的眼里,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而他们的故事便是这场疫情中最打动人心的故事。
她,22岁,正值青春年华,终日用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酒精工作,一双手被腐蚀得伤痕累累。
他,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危,七尺男儿泣不成声,好友倒下,但是人还得继续救,这便是路。
你们可曾看到,那些脸上留下深深浮痕的人们,一双双汗渍侵蚀的手早已浮肿。你可知道,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取消所有休假,临危受命,开展工作。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老前辈不顾病毒威胁支援一线,去往武汉——那个现在被阴霾深深笼罩的城市。难道说,他们不害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医护工作者也只不过是披上一身白色的衣服,便装作天使一样的人们。他们瞒着家里的父母,远离自己的儿女亲人,义无反顾的写下请战书,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这场战役中,他们就是战士。他们信仰:阴霾之后,总会有光明,浴火重生的华夏,必将屹立于世界之巅!
众所周知,这样的场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3年非典肆虐,他们迎难而上;2008年汶川地震,他们奔赴一线,生死之间夺回一个与又一个的弱小的生命。一身白衣,却不仅仅是一身白衣,人们总说,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战士负重前行,为你的岁月静好担负一切,是医护人员用自己去建造守护生命的堡垒,去守护那些饱含痛苦的疾病中的患者。
一位医生在微博写道:非典那年,我六岁,如今我也成了非紧急避难人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迎不来的春天,我们众志成城,终将击败病毒,之前我们是父亲、母亲,我们是儿子、女儿,而我们现在的称号是“非紧急避难人员”,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此时的他们承担着言语无法描述的压力,昨日的战友,也许就是今日患者,个中滋味,谁人得知?可是医生也都是孩子啊,所有人都是父母的孩子啊!这么高压的医疗环境,这么紧缺的医疗人员,这么久的工作时间……一线的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患者,即使知道自己接触过患者,他们也不能退,虽然无时无刻不面对生命危险,他们也不会退,因为他们背后是希望,是病患的希望,是外界社会所有人的希望。最恶不过疫情,最美不过人心。无论多危险,总有一群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挺立在疫情的第一线,或许你不知道他们是谁,但你一定知道,他们是为了谁。
天空不会永夜,前路虽然荆棘遍布,但我们必将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疫情环伺,我们众志成城,必能打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群英荟萃,逆流而上,谱写人性最美丽的华章,奔赴那个我们期待的未来!
疫情肆虐八方散,白衣天使聚武汉,物资万千源源来,举国之力抗疫情,上下一心愁何来?望我华夏乌云开,国泰民安向未来。人心齐聚比金坚,其利断金亦不难。呜呼,愿我中华早日安康。壮哉,愿逆流勇士凯旋归来!
优秀稿件(二)
共同战疫,书写九州奇迹
——武汉生病了,但我们会治好她
麻醉1803班 张毅雯
2020年的新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新年,人们少了往日的欢乐与团圆。取而代之的,是悲伤与恐惧。2020年1月底,正值新春佳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彻底爆发了。疫情的发源地——湖北武汉,始终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病毒无情人有情,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一场撼动全国的疫情攻坚战,打响了!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抢救患者。从现代版的“与夫书”,到“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承诺,无一不彰显着医护人员的勇气与担当。面对陆续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病例,医务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工作着、与时间赛跑着、与死神搏斗着……他们不忘医者的初心,践行着自己的使命。在病毒面前,医护人员同你我一样,也是普通人,也会害怕。但是他们不会退缩,因为他们懂得自己的责任。逆行的医护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记得武汉市武昌医院一名九零后小护士在朋友圈中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像前辈一样治病救人罢了。”作为一名医学生,这一刻,我更加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深知自己今后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以后像他们一样守护着人民的平安。
他在为所有人拼命
还记得2003年非典时期说出那句:“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钟南山院士吗?17年后的今天,当病毒再次来袭,耄耋之年的他重新挂帅出征。他建议公众“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然后自己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的第一线。那天,钟院士在接受采访时,84岁的他哽咽了,双唇紧闭,鼻子抽搐了一下,透过眼镜,我看到了他眼角泛起的泪光。医者仁心,2009年,钟院士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时,颁奖词中的一句话就是对他最好的解读:“在关系抗击非典成败的重大问题上,他能置自身荣辱得失于度外,力排众议,坚守科学家的良知……”他是无双国士,在病毒中逆行,为所有人拼命!
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为了老百姓奔波劳碌的钟南山院士就是我心目中英雄!
武汉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为了抑制病毒的传播,武汉自身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封城。这种“壮士断腕”的壮举,意味着的是理解、是无私、是奉献。武汉封城后,武汉老百姓慷慨激昂地唱起了国歌。伴着歌声,人们一次又一次地高呼着“武汉加油!武汉加油!”。我们不在现场,我们无法感受到这种气场的波澜壮阔,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与底气!
人,活的就是一个精气神,只要精神不倒,任何困难都能挺过去。正如钟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武汉本来说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我们坚信,武汉只是生病了,我们可以治好她。等到冰雪融化的春天,全国人民和武汉的樱花会一起去迎接新的盛世。
城虽然封了,但是爱,从未消逝
虽然城封了,但是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因为爱是最好的桥梁。武汉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困难面前大家万众一心,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帮助武汉渡过难关。不论是为武汉人民捐菜十万斤的“大树哥”,还是民间自发举行的慈善捐款,这些好心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爱的最好证明。在这关键时刻,尽管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上不了阻击病毒的战场,但是他们献出的是一颗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贡献着自己的光亮,不久的一天,蓄积的光亮定会划破黑暗的长空。武汉,将会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一起期待百花吐蕊的春天
新年的钟声响彻九州大地,灾难与痛苦必定成为时光里的尘埃。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相信,不久后的一天,春风会吹开武汉的樱花,一树又一树驱散了阴霾。而疾病肆虐过的中华大地下,则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
武汉同胞们!你们请记住,任何时候你们都不是孤军奋战,我们一直都在。因为我们和你一样,共同期待百花吐蕊的春天……
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优秀稿件(三)
隔 离
麻醉1905班 王煜泽
好吧,我允许
落叶与根枝隔离
候鸟与南方隔离
轮毂与道路隔离
轮渡与长江隔离
楚河汉街上,繁华喧嚣,与俗世隔离
允 许
落叶与树枝隔离
燕雀与鸟巢隔离
喜庆与节日隔离
武昌,汉阳与汉口,隔离
城市圈的钮链与链条,隔离
我们与我们,隔离
然而,我是知道的
天使与瘟神,没有隔离
勇士与病毒,没有隔离
驰援与病人,没有隔离
医院,邮递,环卫……城市的运转没有隔离
信息与网络,没有隔离
凌霜斗雪的寒梅与铮铮铁骨没有隔离
珞珈山的樱花雨与殷切学子没有隔离
900多万守城者的热切衷肠
与漫漫长夜没有隔离
龟蛇相望,与黄鹤楼兴衰废替
没有隔离
紫霄金殿,与武当山云雾美丽
没有隔离
此时的武汉,久雨,初霁
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勇士们与一线抗疫,不会隔离
阳光与生机不会隔离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流水相知,不会隔离
高楼与高楼间的喊话,不会隔离
我与你,流金一样的光阴,不会隔离
这千年的城郭,与祥和,不会,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