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 员工版 0A系统

东西协作聚长安,精准医疗启新篇——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何非方教授西安交流暨“中国脊髓脑脊液漏修复联盟”授牌仪式侧记

来源: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9-28
浏览:

秋色宜人,学术飘香。9月26日下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政办公区第一会议室内气氛热烈,一场连接东西部医疗资源的学术盛会——“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何非方教授交流会”在此隆重举行。院长赵海康、副院长苏玉强、兀威等院领导、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副主任范晓英、名誉主任耿智隆及相关科室负责人齐聚一堂,与远道而来的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疼痛科、颅内低压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何非方教授共话学科前沿,共绘合作蓝图,会议由医院医务部部长张亮主持。

张亮主持

会议在兀威副院长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中拉开帷幕。他代表医院对何非方教授的莅临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医院作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设成果。兀威指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作为医院发展的关键枢纽,近年来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脊髓脑脊液漏修复联盟”授牌是对该科工作的肯定,更是医院对接国家级优质平台、提升疑难疾病诊疗能力的重要契机。

兀威致辞

随后,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副主任范晓英从专科概况、人才队伍、医疗技术、质控管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未来规划等方面,系统展示了科室的实力与特色。她特别提到,在当前公立医院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科室正以“延长产业链、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特需服务”为方针,此次邀请何教授交流,正是为了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学科向“精医、精教、精研”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范晓英作科室介绍

麻醉学科带头人、副院长苏玉强在讲话中隆重介绍了何非方教授,他指出,何教授作为国内脊髓脑脊液漏诊疗领域的杰出代表,其创立的微创治疗技术和标准化诊疗体系为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颅内低压与疼痛领域的卓越建树,正是我院相关围术期科室亟需学习借鉴的先进方向。苏玉强表示,期待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双方在复杂病例诊疗、技术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并在院内实行多学科融合发展,共同推动脑脊液漏诊疗水平提升,为广大患者提供更精准、更舒适的医疗服务。

苏玉强讲话

交流会的重头戏是何非方教授带来的《低颅压脑脊液漏诊疗方法》专题讲座。何教授以其团队近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为主线,系统回顾了颅内低压疾病诊疗在中国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部分领跑的发展历程。他强调,低颅压头痛绝非简单的“自限性疾病”,若处理不当可能继发硬膜下血肿、脑疝、静脉窦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何教授还重点介绍了靶向修复、硬膜外增压、多节段粘连松解等核心技术要点,以及联盟在全国多地开展的公益共建与患者救助项目,展现了其团队在推动疾病规范诊疗、普惠基层患者方面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何非方授课

讲座结束后,现场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中国脊髓脑脊液漏修复联盟”授牌仪式。这块沉甸甸的牌匾,标志着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正式成为该国家级联盟的一员,为医院相关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授牌仪式

最后,赵海康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对何教授的精彩分享再次表示感谢,并对联盟授牌给予高度评价。赵院长指出,当前医院正处于“三甲复审”的关键时期,何教授带来的前沿理念与技术,与医院提升学科内涵、强化医疗质量的迫切需求高度契合。他要求相关科室以此为新起点,主动对标一流,细化合作方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疑难病例诊疗水平、加强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的实际行动,切实将联盟的平台优势转化为服务患者、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效。赵院长表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期望与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与何教授建立长期、稳固、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携手为提升区域医疗水平、建设健康陕西与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赵海康总结

交流会结束后,与会嘉宾还进行了深入的现场交流与科室参观。此次东西部医院之间的高水平对话,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合作的启航,为共同提升脊髓脑脊液漏等疑难疾病的诊疗水平,更好地护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开启了新的篇章。

咨询电话:029 - 83550817(班内 8:00-12:00 14:00-18:00)15399079450(班后及节假日)

体检预约:83553610  住院患者免费车接电话:83533666

地址:西安市东郊纺织城纺东街167号

微信订阅号
服务号
抖音账号

CopyRight ©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003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