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盆底疾病诊疗规范化发展,深化跨学科协作机制,切实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9月12日下午,我院“跨界融合,共筑盆底健康新格局——盆底疾病诊疗与康复多学科联合研讨会”,在学术报告厅圆满落幕。作为我院盆底疾病诊疗与康复中心成立后的首场重要学术活动,本次会议邀请妇科、产科、泌尿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及灞桥、蓝田、丹凤、柞水等基层医疗机构同仁,聚焦盆底健康领域前沿技术与临床实用方案,展开深度交流与经验共享。我院副院长苏玉强、院长办公室、运营管理部、护理部、教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办、对外联络部等职能部门参会。会议由医院运营管理部部长林源主持。
运营管理部林源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林源主任指出,随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群众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凸显,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诊疗技术与服务模式创新已成为行业共识;本次研讨会以“跨界融合”为核心,正是希望打破学科壁垒,让前沿理念与实用技术精准对接临床需求,为基层同仁提供可落地的诊疗思路。
副院长苏玉强代表医院致辞。他强调,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成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常见慢性疾病,其诊疗涉及多系统、多学科,仅靠单一科室难以实现“全周期、高质量”服务;我院整合多学科资源成立盆底疾病诊疗与康复中心,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他希望以会议为纽带,一方面深化跨学科学术交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碰撞思想火花,聚焦盆底全生命周期前沿技术,推动盆底康复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强化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协作,通过经验传递、技术指导,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盆底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共同推动本地区盆底疾病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副院长苏玉强致辞
在核心学术交流环节,内容紧扣临床痛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妇科王燕主任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为题,系统梳理了疾病的整体诊疗逻辑,从病因评估到康复干预,完整呈现了盆底康复领域的发展历程与临床路径;泌尿外科郑亮主任聚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治》,从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入手,分享了前沿手术技术与术后管理经验,为复杂病例诊疗提供参考;产房李秀娟主任则从产科视角切入,深入分析《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着重强调“产后早期盆底评估与干预”的重要性,为母婴健康服务延伸提供新思路;中医科赵劼医生围绕《基于“补中益气”理念中医疗法在盆底康复中的应用》,详解中医辨证施治与现代康复技术的融合路径,彰显传统医学特色优势;康复医学科张璎医生针对《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难点,梳理出“评估-干预-随访”全流程策略,填补临床管理空白;盆底疾病诊疗与康复中心加秋萍副主任医师则以《PopQ评分的应用》为主题,结合基层临床场景进行实操性解读,通过案例演示评分标准与临床适配技巧,因极强的实用性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各位专家学者作学术分享
妇科王燕主任针对学术交流活动进行总结,期待以此次会议为纽带,进一步强化与各位基层同仁的联系,建立畅通的转诊、会诊与学术交流渠道,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技术理念下沉,共同构建区域性的盆底健康守护网络。在实操演示环节,我院康复治疗师付雅婧、张碧水现场演示盆底康复核心操作,从仪器使用到盆底疼痛手法及肌筋膜松解术治疗,全程细致讲解,通过“演示+互动”的模式,让抽象技术转化为可复制的临床能力,进一步强化了会议的实用价值与参与感。
合影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我院盆底疾病诊疗与康复中心“多学科协同”理念的首次集中实践,更搭建了“院内外联动、上下贯通”的学术桥梁。通过专家授课、实操指导,既为基层医疗工作者送去了急需的诊疗知识,也推动了盆底疾病规范化诊疗理念在本地区的普及;同时,多学科专家的深度参与,进一步夯实了我院在盆底健康领域的学科优势,为后续盆底中心开展“全周期诊疗服务”、“基层帮扶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我院将以盆底疾病诊疗与康复中心为依托,持续举办此类学术交流活动,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守护群众盆底健康、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